第一關註 NEW CULTURE VIEW原始的力量為何令現代防線失守來源:新文化報 - 新文化網
    在等待高考成績揭曉的焦慮時光里,這是最不願意聽到的消息:據6月17日的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欄目報道,河南高考有人組織替考。組織替考者自稱,他們花錢可讓監考各個環節獲得通融!打點一個考場起步7萬元。一名組織替考者還自稱是華中科技大學教師。暗訪視頻中,監考老師發現破綻竟也沒有阻攔,槍手們順利完成了替考!記者致電河南省招生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正在核實(見
  本報今日B11版報道)。
    7萬元即可打通一個考場、組織替考者中還有大學教師、在監考者的熟視無睹中槍手輕快地完成了替考,一切真實得近乎小說敘述。不難想象,這段報道帶給多數人的觀感,不會是戲謔,而是近乎窒息般的沉重。因為在打破社會固化、影響階層流動的意義上,高考對於我們來說,無疑還是最重要的社會公平載體。當這個公平載體也如此輕易地失守,當嚴肅的高考在少數人那裡被演繹成一場合謀,此時此刻,我們如何還能意氣平定?
    倘若最終的調查結論屬實,毫無疑問,就像我們曾經無數次所提及的,這是一次原本就不應該發生的高考舞弊事件,說它原本就不該發生,是因為替考的舞弊手段實在太“原始”。按照網友的說法,要想成功替考,一需要打通教育、公安等相關人員,辦理假身份證、假准考證等身份證明;二需要打通監考人員;三需要打通被錄取大學的有關人員———然而就是此般“原始”的方式,竟然差不多走到了最後的環節。
    據媒體相關報道,近年來高考考場管理越來越嚴格與現代化,不僅手機信號干擾工具等先進手段都用上,一些地方甚至提出了高考“無聲入場”的要求,任何金屬物質都被禁止帶入———這邊廂是高考考場安檢與監考舉措日益現代化,那邊廂卻是原始舞弊手段的大行其道,兩者所構成的深度衝突,無疑是一個值得認真省思與索解的問題。
    在這起河南替考事件中,潰敗到底是從何處產生的?一切或許尚待最終的調查結論,但當“原始”的替考能隨意突破現代的高考考場守衛,恰恰反證出單純技術手段對於高考舞弊的限制可能力有不逮。替考的灰色空間之所以形成,一方面是因為這中間隱藏著巨大的經濟利益,動輒數萬的替考費用,會吸引大學生與社會組織者紛紛加入其中;另一方面,此前的相關案例也已經表明,替考能夠打通系列的環節,中間或多或少地還有著政府部門工作人員乃至官員的身影。顯然,無論是這兩點中的哪一點,都非單一的技術手段與工具防備所能遏制的。
    在大眾對公平訴求越來越敏感的當下,高考中的舞弊與上下其手,無疑是最不能接受的現象之一,尤其是舞弊者居然用如此原始的方式便有效地突破了我們精心設置的重重防線。河南替考事件恐怕不是偶然和單一現象,對高考中的舞弊行為該如何來最大程度地杜絕?技術性的防範不可或缺,能夠衍生更大威懾力的懲處舉措也須迅速跟上,譬如早已被無數次提及的《考試法》,能否儘早制定與公佈?只有完善的法治合圍,才能真正平息那些蠢蠢欲動的心,才足以把那些幽暗的逐利衝動扼殺於襁褓之中。這是河南替考事件再一次道出的常識。
  王聃  (原標題:原始的力量為何令現代防線失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n05cnmuq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